5月27日下午,城鎮物業公司黨支部、珠江南平黨支部、南平村黨支部的全體黨員、入黨積極分子以及珠江管理支援武漢抗疫志愿隊共60余人在南平靜修小鎮文化中心二樓會議室開展“向抗疫英雄學習、爭當新時代先鋒”為主題的援武志愿者事跡分享共建活動。
新冠疫情發生后,珠江管理黨委發出馳援武漢的倡議書,僅僅半天時間就有逾百名珠江人爭先請戰。自2月1日起至病患清零,珠江管理共有37位志愿者以消毒槍、噴殺壺、垃圾車為“武器”先后奔赴火神山醫院,奮戰在戰“疫”最前線,為20個隔離病區提供后勤服務。其深入隔離區消殺200余次,消殺面積達30萬平方米,清運醫廢垃圾2萬余桶,垃圾總重量達400多噸,拖運垃圾徒步了1000多公里。經過74天的努力,疫患清零,他們不怕苦、不言棄的精神得到了院方、軍方的高度認可,并被贈予了感謝信和錦旗。
在事跡分享活動中,3名援武志愿者講述的自身戰“疫”故事,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珠江人赤誠的擔當精神。
“在抗疫前線,滿眼都是黨員突擊隊的旗”、“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是共產黨員先上,剛開始設備未到位的時候,要用人力將186個近百斤的醫療廢水罐送上一米五的高臺,就是因為我是共產黨員我要率先,我一直在最前邊,堅持到底”、“即使在平坦的道路上、穿著便服,拖著兩大桶垃圾都很不容易,何況是路面不平滑、還穿著笨重的防護服的情況下”、“盡管武漢這兩天是十度以下的溫度,防護服里面都在‘下雨 ’,戴著的防護眼鏡,沒多久就發蒙,能見度只有5米以內,但不能去揉擦眼睛,只能一直忍著,堅持完成工作任務”……作為首批赴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志愿者領隊李海元如是說。
這樣的消殺保潔工作,李海元他們每天要做三次,每次三個小時。由于人手不夠,也沒法輪班。每次做完工作兩條腿似乎已不是自己的了。穿著防護服無法如廁,只能少喝水。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,不少隊員出現了體力透支情況。但為了完成工作任務,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,沒有一個人放慢步伐。
志愿者們分享完事跡后,作家古歌為大家介紹“珠江人抗疫事跡故事”書——《擔當,火神山醫院的廣東造》,簡述了廣東抗疫的相關故事。
最后,大家圍繞“向抗疫英雄學習、爭當新時代先鋒”、“如何踐行責任擔當”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討論。南平公司黨支部書記孔斐彥指出,要將抗疫英雄精神轉化到日常實際工作中,學習他們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勇氣和攻堅克難的精神,主動扛起責任,將本職工作做細做實做出實績,突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讓黨旗在一線飄紅,讓黨徽在前沿生輝。
大家也紛紛表示,將以援馳武漢的志愿者為榜樣,學習他們的責任擔當精神,堅定理想信念,練就過硬本領,把優秀的精神品質融入到日常工作中,主動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爭當新時代先鋒。